同时,目前在基金业协会存续登记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有14802家,管理基金数量达到35492只。合规是私募基金的生命线。
“当下是人多、产品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不少资产管理基金管理投资管理叫法的机构,打着私募基金的名义行违法乱纪之实。解决行业“病症”需要内外共同驱动。私募基金管理首被纳入清单2019,一方面是政策扶优限劣的又一重大举措;另一方面,对整个行业而言是行业身份感、辨识度不断提高的体现。
日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发布的私募备案登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底,注册地在江西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达到253家,管理人数量排名全国第14位、中部第二;江西私募基金管理人共管理基金632只,管理基金规模自今年1月底突破1400亿元以来继续保持增长,达到1539亿元,管理规模位居中部第二。对私募机构执业能力的判断不能仅仅依据办公场所的装修档次及工作人员的着装品质,要仔细了解高管人员的职业背景、学历情况、从业经历等信息,不要盲目地相信“有关系”“有资源”等毫无凭据的说辞。量力而行不贪小利。而随着清单的落地,全国实行统一的准入标准和监管措施,困扰行业许久的隐性壁垒亦有望被打破,行业“草莽时代”亦将逐渐终结,迎来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私募行业正本清源,确立负面清单制度,也是对私募基金行业的一次松绑。然而,随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的落地,上述问题有望得到解决。一方面,私募基金要做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落实工作。在大力完善备案登记工作的基础上,提升市场准入、募资、退出、税收等环节便利化程度,形成制度红利,我国基金行业将拓展出健康发展的更大空间。
其中提出,非金融机构、不从事金融活动的企业,在注册名称和经营范围中原则上不得使用“基金管理”(注:指从事私募基金管理业务的基金管理公司或者合伙企业)等与金融相关的字样。随着清单2019的落地,上述乱象有望得到根治。清单2019是困扰行业已久的隐形壁垒有望被打破。
要坚持合规经营,一是要重视合规问题,建立完善的合规风控体系,关注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变化,及时将要求落实到内部制度和工作流程中。坚持发挥合力,支持行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