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垂直接地体为直径50mm、长2,5m的钢管或L50×5的角钢,为了减少外界温度变化对流散电阻的影响,埋入地下的垂直接地体上端距地面不应小于0,7m。在直流地接大地系统中,由于各计算机系统的要求不同,因此其直流地与其他诸地的关系有很大的不同。若机壳不接地则机壳带有较高电位,人体接触后就有触电的危险,当绝缘被击穿时,接地短路电流将沿着接地线和人体两条通路同时流入大地。辅助等电位连接又叫局部等电位连接,是在一个局部范围内将PE线或PEN线与附近所有能触及的外露导电部分和外部导电部分相互连接,使其在局部范围内处于同一电位,作为总等电位连接的补充。
接地是防雷工程的最重要环节,不论是直击雷防护还是雷电的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和雷电波入侵的防护技术,最终都是把雷电流送入大地。当某—相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于不能构成短路回路、接地故障电流往往比负荷电流小的多,所以这种系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电气连接到能提供或接受大量电荷的物体上(如在地、舰船或运载工具金属外壳等)。在多数情况下,发电厂的接地装置是由许多导体组成的接地网;导体的众多节点使接地电流可以选择人地途径。
接地极图
户外接地母线每米沟长的土方量为 0,34 立方,如设计要求埋深不同时,可按设计方量调整。接地母线计算工程量时应按图纸设计的水平长度和垂直长度只和*1,039,计算主材费时应按市场价格*相应损耗率。接地跨接按 40*4 扁钢考虑,采用开孔连接,管件跨接利用法兰盘连接螺栓,钢轨利用鱼尾板固定螺栓,平行管道采用焊接进行综合考虑。参考文献介绍了碳钢在含氧丰富的海水飞溅区的电化学腐蚀速度是无氧情况下腐蚀速度几十倍,厚度达1,27mm/年。
电网内外多起接地装置扩大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接地装置热容量严重缺乏,有的离子接地极因腐蚀造成,有的因设计,施工不当造成;接地装置事故继续时间长,放热焊接维护不能快速切除,给事故提供了时间条件。扁钢敷设前应调直,然后将扁钢放置于沟内,依 次将扁钢与接地体用电(气)焊焊接。
按规定,接地干线应采用不少于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连接。叫接地装置时,普通不少于3个垂直接地极,故可以做到不少于二条扁钢引到配电装置(或避雷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