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宝宝打什么预防针(儿童4岁打什么预防针)

病毒之于疫苗,犹如沙尘之于森林。不可否认,疫苗架起了人类抵御疾病侵袭的绿色屏障。在中国每年近十亿剂次的注射中,疫苗接种仍存在百万分之一到二的不良反应率。疫苗不良反应事件的不间断发生折射出公众接种盲区,理智、科学对待疫苗接种,才能为孩子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2013年末,婴儿疫苗安全问题再起风波。

自12月初,湖南常宁市、衡阳市衡山县、常德市汉寿县各有1名婴儿出现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后,广东、深圳等地接连发生多例婴儿疫苗接种死亡事件。经多方调查,2014年1月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化监管司司长李国庆公开表示,深圳康泰涉湖南2个批次乙肝疫苗,并未发现生产和质量等问题。

目前,中国每年疫苗预防接种达10亿剂次,已然成为疫苗接种大国。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疫苗接种仍存在百万分之一到二的不良反应率。如何选择安全的疫苗接种方式为宝宝提供最充分的健康保护?笔者咨询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张文丽,为您解读儿童疫苗接种常见的不良反应预防与应对。

疫苗接种防意外

自2007年以来,政府已将乙肝疫苗、卡介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麻风腮疫苗等14种传染病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之中。通过预防接种,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从上世纪90年代的10%左右降到了现在的1%以下,大部分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率也降到了历史最低点。疫苗接种功不可没,但接种意外的发生值得深思。在此,通过解析典型疫苗不良反应事件,能够让更多家长了解疫苗接种误区、明析接种禁忌,有效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急慢性疾病接种应慎重

案例回放:2012年1月18日,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庄坞镇颜圩子村村民杜莲凤与丈夫一起带着出生不足五个月的双胞胎儿子,到镇卫生院注射百白破疫苗。然而注射疫苗之后不久,便发现其中一个孩子抢救无效现场死亡。据孩子父亲颜廷才回忆,事发当天带着双胞胎儿子一起注射疫苗,弟弟注射疫苗后无碍,而哥哥由于感冒咳嗽,疫苗注射后便失去了呼吸。

误区解读:对于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来说,身体的抵抗力更多来自于母体孕育过程中输送而来的免疫球蛋白,能够帮助宝宝抵抗常见细菌和病毒的侵袭,而6个月以后的婴儿便时常出现感冒、咳嗽、发烧等抵抗力较差的表现。由于疫苗本身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此时宝宝抵抗力较差,不易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影响接种的效果。

专家提示:家长带宝宝进行疫苗接种之前,应第一时间将宝宝最近的身体状况详细反映给医生,判断儿童是否患有一些急性(常见如感冒、发热等)、慢性疾病。对于重度以上的发热,出现感冒、发烧(体温38摄氏度及以上)等症状后,建议家长错后时间进行接种;如果是轻微发热,例如咳嗽、流鼻涕等,接种灭活疫苗并无大碍。此外,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下的儿童,也需要引起重视。对于先天性免疫力低下、长期服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儿童,不建议注射减毒活疫苗(如卡介苗,甲型肝炎疫苗等)以防感染重病。

早产儿接种时间推延

案例回放:2013年11月20日,一名1个月大的男婴在中山黄圃镇防保所注射乙肝疫苗和卡介苗疫苗,12个小时后意外死亡。“孩子是早产儿,出生后在阜沙医院保温室里生活了3天,出院体检时所有的检查报告显示都是正常的,并未发现有什么疾病。”事件发生后,父亲黄盛峰对记者表示。

误区解读:在医学上来讲,早产儿是指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早产儿生长发育状况明显滞后于足月儿,这在免疫系统的生长和发育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早产儿对于疫苗接种的需求往往最为迫切,但是其接种有着严格的规范和要求,盲目接种将会带来致命性危险。

专家提示:疫苗种类丰富多样,对于早产儿来说,家长为宝宝接种不同疫苗之前应仔细对照宝宝健康发育状况,选择最佳时机进行。例如对于接种Hib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来说,胎龄小于28周的极早产儿接种Hib疫苗后需在6月龄加强1针;早产儿在接种百日咳疫苗时,应在2月龄接种2组,保证间隔2-4个月完成所有3针免疫。依照相关规定,出生体重小于2500g的早产儿不宜接种卡介苗,此时家长应避免为宝宝接种,以防发生危险。

接种禁忌心中谨记

案例回放:2011年9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彩石镇玉龙村一名8个月大的婴儿在连续注射三针疫苗后,随即出现了就吐白沫、翻眼珠等接种不良反应症状,在前往医院抢救的过程中不幸身亡。据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反应,出事小孩新生儿肺炎病史,疫苗接种当天,婴儿的病情是否好转仍未得到孩子家长的确定。

误区解读:目前,很多家长对于婴儿接种疫苗的禁忌认知还停留在看其是否存在发烧、腹泻等常见禁忌的层面中,尤其是对于年轻的父母而言,对于婴儿接种疫苗的禁忌还依然存在诸多盲区。疫苗之所以能够增强儿童抵抗疾病侵袭的能力,其原理就在于提前将病菌注射体内,从而产生相应抵抗力。忽视儿童身体状况而盲目接种,极易引发生命危险。

专家提示:婴儿接种疫苗存在众多禁忌与误区,尤其对于卡介苗的接种而言,黄疸新生儿、结核病、发热、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免疫缺陷症、先天及后天免疫不全的婴儿或儿童、神经系统疾病、极度营养不良、湿疹或皮肤病患者一旦接种后,易染播散性卡介菌病,应待疾病治愈后进行接种。除此之外,对于输过血浆、服用免疫球蛋白的儿童,也应避免接种减毒活疫苗,以防发生对抗反应。

不良反应及时应对

案例回放:2010年3月,8岁男孩小方在学校接种了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注射后不久,小方出现了关节肿痛、出血性皮疹、浮肿等不良症状,经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肾脏也因多重病变而受到极大损害。而医院最终给出的结论:该患儿发病与感染因素密切相关,也可能与自服感冒通有关,没有足够的依据支持或排除与疫苗接种有关联。面对疫苗接种后的种种不良反应,令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背负了更加沉重医疗负担。

误区解读:疫苗接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更需要引起家长的密切关注。通常意义上,疫苗的不良反应可分为三大类:局部反应、全身反应和过敏反应。例如,婴儿接种后出现注射部位疼痛、水肿、发红,根据疫苗种类不同,有的疫苗局部反应发生率在50%以上或是发热、不适,肌肉疼痛、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副反应。而一旦出现过敏反应等最严重的副反应后,应该及时治疗防治病情加剧。

专家提示:每次接种疫苗完毕后,儿童应该留在接种现场观察30分钟,关注儿童精神状态、脸色有无明显变化、皮肤局部有无红疹等,以防发生过敏、休克等重度反应情况发生。回家后尽可能避免让孩子剧烈运动,禁食辛辣刺激食物,以便减少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如果出现发热症状,一般在24-48小时就会消退。但若不良反应持续加重较重或是出现呕吐、焦躁、莫名哭闹等反应,就需要进行医疗处置。对于出疹子、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的不良反应症状的婴儿来说,今后在接种含有引起过敏的成分的疫苗时,应避免再接种相同疫苗。如果一定要注射,必须把过敏情况反映给医生,接种前后慎重而为。

疫苗常识全搜索

由于对疫苗仍存在诸多误解,使得众多家长不免对之报以抵制和排斥情绪。调查数据表明,全国有10个省市的的乙肝疫苗接种率降低了三成。而浙江、广州等沿海省份,更有近一成的市民认为选择接种进口疫苗更安心。在对疫苗认知参差不齐的当下,您对疫苗常识的储备量足够吗?

疫苗功效并非永久

对于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接种疫苗已经被公认为最为经济与有效的预防措施。然而,是否就意味着疫苗能够永久有效,从此远离病菌的侵袭呢?答案自然为否定。研究表明,目前大部分疫苗所能提供的保护率为80%-95%,也就是说,在100个注射过疫苗的人处在会感染疾病的环境中,依然会有5至20人产生感染。对此,张文丽医师认为,高比例的预防能够确保疾病的大范围扩散,即使感染某种疾病,接种过疫苗的儿童,其病情会大大减轻。因此,定期、适时接种疫苗是极为必要。

流脑免疫需要强化

流脑是春季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在2月到4月达到发病高峰,多发于6个月至15岁的少年儿童。在A、B、C群最为常见的流脑病毒中,我国流脑发病人群90%以A群为主。流脑疫苗目前在我国属于一类疫苗,适龄儿童可在监护人带领下到正规预防接种门诊按自愿、知情、免费原则接种。按免疫程序流脑疫苗分4次接种:6月龄第一次A群流脑疫苗;9月龄第二次A群流脑疫苗;3岁第三次A+C群流脑疫苗;6岁第四次A+C群流脑疫苗。对于流脑患者而言,张文丽医师建议,治愈后应根据感染流脑类型进行其他类型疫苗的再次接种,不同年龄段人群可自费接种进行强化免疫,以求流脑来袭之际增强自身疾病抵抗力。

由于流脑、乙脑、病毒性脑炎发病症状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如高热、头痛、嗜睡、放射状呕吐以及颈部和四肢的强制性痉挛等,极易被家长混淆。乙脑主要通过蚊虫传播,夏、秋季节为高发时期。目前,计划免疫程序中已经包含儿童乙脑疫苗接种,按时接种能够有效预防。张文丽医师对记者谈到:“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与流脑有着本质的区别。”家长按要求为儿童接种针对各种病毒的疫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乙脑疫苗等),是预防病毒性脑炎的根本途径。

4岁宝宝打什么预防针(儿童4岁打什么预防针)

二类疫苗选择性接种

目前,依照疾病控制的需要以及国家的承受能力,将现有疫苗分为两大类型。一类疫苗称为计划免疫类疫苗,由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主要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等14种,接种次数共计20余次。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它疫苗,如B型嗜血流感杆菌疫苗、灭活脊灰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疫苗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需接种一类疫苗即可,二类接种与否不受影响。对于这一认知误区,卫生部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刁连东认为,两类疫苗的划分只是一种相对比较,在国家财政允许、并且疫苗可以足够供应的情况下,二类疫苗也可以转化为一类疫苗。作为一类疫苗的有效补充,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宝宝的具体健康状况选择性接种二类疫苗。

4岁宝宝打什么预防针(儿童4岁打什么预防针)

国产进口因病而异

国产疫苗、进口疫苗,哪种更加安全、有效?对于这一问题的争论,成为令很多家长头痛不已的事实。疫苗自诞生之日起,至今已有200余年的技术发展史。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疫苗的生产技术已日趋成熟。无论是国产疫苗亦或是进口疫苗,是否通过国家检验成为衡量其安全性的重要标志。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认为,国内外疫苗在生产过程中都遵循同样的标准,差别不大。由于菌株不同,进口疫苗的安全性虽略胜一筹,但是“因病而异,有的进口疫苗并不一定能对上中国的病。”因此,梁晓峰在此建议,切忌盲目为孩子选择疫苗种类,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咨询医师后作出选择。

多次接种可以耐受

从孩子呱呱坠地之日起,婴儿便开始了疫苗接种之旅。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也会随之增多。当家长看到接踵而至的疫苗时,不免产生各种质疑。连续接种多种疫苗会不会对儿童自身免疫系统带来伤害?儿童身体能否耐受病菌考验?长期临床实验表明,儿童进行常规疫苗的连续接种,其引起的副作用不会大于每种疫苗的单独接种。不会削弱儿童免疫系统的同时,反而利于免疫能力的提升。张文丽医师表示,孩子可以同时接种两种以上的疫苗,但应在不同部位接种。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或是灭活疫苗均可以同时接种,当两种减毒活疫苗没有同时接种情况下,间隔时间至少4周。(文章来源:首都之窗)

media_span_url('http://ggaq.beijing.cn/etaq/n214171541.shtml')